<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近年来市政协委员大会发言选编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威海市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2-07-28 15:34
        浏览次数:
        字号:[ ]

        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推动经略海洋走向深蓝

        王传良

         

        远洋渔业是威海特色、优势产业,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略海洋要求,推动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威海远洋渔业始于1991年的1个企业、2艘渔船,经过不懈努力,全市远洋渔业资格企业发展到25家,占全省64%;专业远洋渔船发展到361占全省70%;作业海域拓展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公海和加纳、伊朗等10多个国家的管辖水域,远洋渔业综合实力稳居全省首位、全国第一方阵。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经历多年快速增长后,威海远洋渔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是发展空间受限。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远洋渔业政策逐渐由以往的鼓励性向限制性转变。在国外,渔业国纷纷提高渔业合作门槛,限制甚至禁止本国海洋资源对外开放。在国内,农业部《十三五全国远洋渔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远洋渔船总数稳定在3000艘以内,远洋渔业企业零增长。

        二是基地建设缓慢。全省在5处境外远洋渔业基地全部由威海企业承建,印尼、斯里兰卡基地受政局变动影响停工,加纳、乌拉圭、斐济基地因境外投资项目申报程序繁琐,建设缓慢。威海沙窝岛获批全国第二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由于基地主要以企业为主建设,与舟山基地以政府为主推动相比建设速度迟缓。

        三是扶持力度不够。近年来,广东、福建、舟山、青岛等省市都把远洋渔业作为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广东省政府安排8亿元油补统筹资金扶持远洋渔业;舟山制定了《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发展扶持政策》,从企业落户、回运、税收、租金和土地等方面给予补助;青岛给予落户远洋渔业企业不超过300万元、新建或购置远洋渔船每艘不超过500万元政策补助。与此相比,我省、我市均缺乏相关扶持政策。因此,近三年威海有29艘渔船转到外地注册

        四是技术人才缺乏。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市远洋渔业装备水平无法满足发展要求如挪威、日本均有先进的磷虾捕捞加工一体船,但成本高和技术壁垒等因素影响,国内难以引进,自主建造不成熟,影响了极地渔业发展。随着远洋渔业装备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远洋渔业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影响了产业发展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对标广东福建、舟山、青岛远洋渔业先进地区,优化推进措施,加快打造现代化远洋渔业发展体系,争取尽快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远洋渔业集聚区。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船队建设,进一步优化远洋渔业布局

        一是通过渔船更新改造和购买外地渔船指标,提升船队质量,巩固和发展五大船队南太平洋和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南美和北太平洋鱿鱼钓、西非拖网等5大船队稳定公海大洋性渔业,发展提高过洋性渔业,优化发展布局。二是推动南极磷虾船快开工、早投产。我市已获批4南极磷虾船建造指标(全国6艘),但单船投资高达5亿元,单凭企业自身很难解决。建议借鉴福建在国家补贴30%基础上省市县再配套补贴20%的做法,扶持企业建造南极磷虾船三是通过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开发南太平洋、印度洋等未开发区域的新渔场。

        二、加快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远洋渔业保障能力

        一是参照舟山做法,由政府为主推动沙窝岛基地建设,积极争取省级重点支持,争取到2020将其建成北方乃至全国最大、功能最全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二是国外政策变化,集中人才、资金、技术,有重点地建设境外基地,争取尽快建成加纳基地投入运行,乌拉圭基地和斐济渔业园区初具规模,为全市乃至全省远洋渔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

        三、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远洋渔业装备水平

        一是鼓励建造符合国际标准的新型节能环保渔船,加快船用关键设备和部件国产化特别是争取南极磷虾船建造取得技术突破,提高连续泵吸设备、虾水分离设备等国产化水平加强与上海海洋大学、东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改进探鱼、诱鱼、捕捞、加工等技术,提升捕捞产品质量和效益。

        四、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增强远洋渔业发展后劲

        一是争取将威海远洋渔业纳入农业农村部和省新旧动能转换政策扶持范围,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二是根据威海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出台市级扶持政策,支持渔船建造、渔船落户、产品回运、渔场探捕、基地建设等。三是推动金融机构支持远洋渔业企业开展产业链融资,通过在建渔船抵押贷款、渔获物仓单质押贷款等,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保险机构将远洋渔获物、捕捞网具等纳入保险范围,探索在远洋渔船集中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与境外保险机构合作,实现快速理赔,降低企业发展风险。

        五、加强全过程监管,进一步规范远洋渔业管理

        一是建议成立远洋渔业协会为企业提供信息指导、政策和技术支持,鼓励企业规范参与国际合作,履行国际义务,实现抱团发展。依托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等院校,优化远洋渔业从业人员教育布局,积极培育专业人才,增强专业捕捞和合法合规生产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预警和应急机制,积极对接国家和省有关机构,建立完善国际渔事纠纷协调解决机制,做到早预防、快处置,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发展智慧农业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王武闯

        智慧农业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营销、灾害预警等领域,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2018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智慧农业发展的意见》,我省智慧农业步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推动农业由“设施化”向“数字化”转变。我所在的企业十余年来致力于农产品追溯、农业物联网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实践,参与了农业农村部智慧农业、商务部重要产品追溯等项目在全国近百个县的建设应用。结合我们在开拓智慧农业市场应用方面的体会和对市内外上百家现代农业企业的走访调研,就加快发展我市智慧农业提出以下建议:

        一、搭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

        农业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以及与相关设施设备的关联控制,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关键。我市在这些领域有良好基础,环境数据采集监测、现代农业设施制造、智能控制系统研发等方面都有相应企业和成功案例。建议依托市云计算中心,整合各涉农领域数据资源,建设覆盖农、林、畜、渔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打造全市智慧农业大脑。建立农业有关数据采集制度,完善数据采集链条,建设智慧农业数据库。加强大数据综合应用,组建数据分析专家队伍,开展数据分析预判,指导农业精准生产,服务农业管理决策。深化数据资源交换共享,研究制定大数据应用规范,推动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农业大数据共享开放。加强技术标准建设,依托联盟、协会等团体和组织,建立包括数据标准、产品标准、市场准入标准等团体标准。

        二、建设智慧农业样板区、示范企业

        智慧农业是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建议以设施农业、园艺作物、渔业、畜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突破,坚持试验示范、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有机结合,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各领域融合应用,培育智慧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网络化和服务在线化,全面提升农业智慧化水平。我市正在规划建设的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以及80处乡村振兴样板片区,涵盖了我市所有优势特色农产品,代表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建议以此为依托,引入“互联网+”理念,开展智慧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与成果推广,实现人工智能与现代农业的深度结合,建设一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水产和畜禽养殖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特色产业,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一批智慧农业重大项目工程,加强智慧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三、探索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我市已于2017年建设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整合了各区市近千家市场经营主体的农产品种植、管理、检测等数据2020年在600多家种植、养殖主体应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系统,目前已实现规模化主体的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建议率先建立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等为抓手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基地准出”到“市场准入”的全链条信息闭环管理,实现农业产业数据融合,让优质安全农产品能够赢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青睐,为企业带来效益,为公众提供优质安全产品,构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监管者多方共治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四、用数字化赋能威海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培育

        围绕苹果、西洋参、无花果、花生、海参、海带、牡蛎等优势特色农产品,推进生产全过程的可视化、可溯源化,为威海农产品品牌传播提供更直观、更有说服力的支撑,进一步打造“威海农产·品味自然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制定威海农产品公共品牌管理数据标准,以质量追溯体系保障区域品牌的含金量,让更多诚信经营的农产品企业能够在威海农产品公共品牌的驱动下共享红利。让农产品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形成互补、相得益彰,擦亮威海农产品用数据说话的名片。

        五、加大对发展智慧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加强资金支持建议整合涉农财政资金对发展智慧农业的企业和项目,在项目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参展评优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对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农业数据采集、智能化运行管理规模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给予一定补贴,充分调动工商资本投身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购置智慧农业技术产品应用主体给予政策性补贴。二是鼓励大学生和年轻人投身农业建议对高校或中职院校毕业生从事农业创业或选择在农业企业、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直接服务的企业就业的,在已有创业扶持、人才政策基础上,可再给予一定补助,以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现代农业发展。三是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完善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在农村土地流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做好相应资源要素配置工作,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身智慧农业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四是组织开展智慧农业技术培训。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智慧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复合型智慧农业技能人才。

         

         

         

         

         

        关于保护和利用威海老洋房的建议

        谷宏梅

         

        英租威海卫期间,一些西方人士和中国民族资本家,先后在市区和刘公岛上建设了一批外来特点鲜明、与本土风格迥异的建筑,威海百姓俗称其为“老洋房”。这些建筑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目前,我市共有老洋房68229栋,其中刘公岛上有40处、168栋(部队管用31处、148栋,占88%),市区28处、61栋(部队管用20处、48栋,占78%)。有56处、162栋被公布为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4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89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37栋);另有登录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12处、61栋。这些建筑遗产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积淀了丰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和技术等历史信息,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利用价值,构成了威海独具特色的城市与建筑历史风貌。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洋房保护利用工作,成立了“威海市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威海老洋房保护修缮工程指挥部”, 出台了《威海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威海老洋房保护修缮工作导则》《老洋房保护修缮工程工作流程》,对老洋房进行了整体保护维修。但在过去十几年保护和利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还需完善。虽然近些年没再发现老建筑被拆毁现象,但 “修旧如旧”原则坚守得还不到位,如有的将原来的木结构楼梯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的将原来欧式风格厕所改成中式,保护中建设性破坏问题不可忽视。老洋房后期维护还任重道远维护保养专业性强、成本高,部分驻军营房维修资金紧张,华勇营指挥官邸就因维修资金问题,长期闲置且未能定期规范养护,后面附属用房的屋顶已坍塌,主体建筑室的内地板塌陷,鼠患、白蚁问题突出。

        是修而不用、用而不当现象突出。据了解,刘公岛上40处老洋房有18处闲置,市区28处有7处闲置,比较闻名的有威海卫学校旧址、四眼楼、马易尔别墅房等。这些维修后的老洋房,长期闲置,久不使用,又得不到很好养护,出现了屋顶漏雨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

        三是权属关系多样,给利用带来阻力和困难。我市现存老洋房,分别由驻军、地方政府、宗教团体和企业管用,权属关系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给保护利用工作带来阻力和困难。驻军管用的老洋房占总数的五分之四,驻军对房产只有军事用途使用权,无权决定挪作他用,地方利用驻军管用建筑协调难度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保护利用长效机制

        加强规划管理,把保护老洋房作为城市规划审批的前置条件,严禁随意拆、乱改建。加强老洋房后期保护修缮工作,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严格落实保护制度。刘公岛和部队管用老洋房的保护修缮,应接受市文物主管部门管理和指导。可以借鉴烟台做法,将刘公岛上的40处老洋房打包组成一个建筑群申请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设立老洋房保护修缮专项基金,鼓励产权单位购买财产保险,政府可给予一定支持。产权单位及使用单位应加强日常维护管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检查,除隐患、促整改。

        、打造个性鲜明的博物馆,建立老洋房展馆链

        保护老洋房,不是封存老洋房。建议利用闲置的老洋房,建立海权、英租、中国军团、香港警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个性鲜明、凸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小型博物馆和公益文化空间。前丹麦驻华大使白慕申先生曾提议,将他外祖父马易尔长期住过的避暑房(市交通运输局西)辟为博物馆,他有意捐赠一批文物;利用老洋房,还可以和一战华工史结合起来。一战期间,有5. 4万多名华工从威海卫出发前往欧洲战场,这段历史越来越被国内外所关注。法国、英国、比利时相继建立了一战华工纪念碑;青岛建立了一战华工主题公园,一战华工博物馆也已对外开放。作为最早最重要的一战华工集结地、训练地和出发地的威海,建议我市在打造东山宾馆以东文化旅游休闲风景带时,将海源公园建成一战华工主题公园,包括纪念碑、高丽码头和华工雕塑等,与现有的华工博物馆形成一体;加上威海湾沿岸的老洋房博物馆,形成一个展馆链和一条旅游线,使遗存的建筑人文景观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三、整合资源,探索创新运作模式

        去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盘活用好国有文物资源。建议整合资源,探索创新运作模式,加快对老洋房合理利用步伐。对驻军营区外闲置的老洋房,军地双方开展协商合作,产权交由地方或搁置权属,尽早开展保护和利用可根据文件精神,请军分区牵头,组织各部队管用单位,研究制定详细可行的保护、修缮、使用方案和经费预算报告,报上级审批。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老建筑保护利用,采取置换、流转等方式,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认养租赁使用。

        四、与党性教育相结合,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老洋房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深远的历史脉络,一战华工、南非劳工、香港威海卫警察等多少威海故事可以从一座座老洋房讲起。建议将老洋房作为党性教育基地的一部分,让我们从中汲取历史教训,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知辱而后勇,激发出高涨的爱国热情;让我们警钟长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焕发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开创 “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全新局面而奋斗的强大动力!

         

        关于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的建议

        邓英姿


        脊柱是支撑生命的大梁。近年来,脊柱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一大流行病,而且呈年轻化、低龄化趋势。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学习压力的增大,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呈爆炸式增长,成为继近视眼、心理健康之后,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三大问题。国际青少年脊柱健康联盟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约有500多万青少年患有脊柱侧弯,每年还在以30万的速度递增,发病率为2%~3%。在对我市部分学校调查中发现,脊柱侧弯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以含胸驼背为主要现象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占比为15%、 20%、30%;脊柱“C”样改变或“S”样改变分别占比为5%、10%、15%。10至18岁年龄段,正是脊柱疾病从姿势性向结构性改变的重要时期,一旦形成结构性改变,其病情将不可逆转。随着脊柱疾病的加剧,上课走神、头晕头痛、消瘦肥胖等症状会逐渐增加,严重者可能逐渐引发肋骨和胸廓畸形,导致心肺功能障碍,甚至瘫痪、危及生命。

        由于脊柱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隐蔽性,而家庭社会又认知不足,发现上的延迟会导致治疗成本上升和治愈可能性降低,影响孩子一生。目前,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普遍重视青少年脊柱健康。近年来,我市也越来越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但整体来看,筛查诊治工作进展还比较缓慢,专业系统的脊柱健康教育依旧严重缺乏。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开展青少年脊柱健康早期干预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脊柱健康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发生的首要环节。一是强化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全面普及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青少年脊柱健康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卫生专业宣传。卫健部门应制订科学规范的脊柱健康防控指南,及时发布权威脊柱健康防控知识;联合教育部门做好10月16日“世界脊柱日”的主题宣传活动,并组织医务人员深入中小学校指导开展脊柱健康防控教育。三是重点落实学校宣传。应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脊柱健康教育活动,印发宣传图册,利用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微信群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进行脊柱健康知识教育,提升学生、家长对脊柱健康问题的认识,争取家庭对学生脊柱保护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二、注重早期发现,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期,骨骼尚未定型,通过及早发现和及时干预,姿势性脊柱问题基本可以得到良好矫正。建议:一是加强中小学校日常监测。建立脊柱定期监测制度,定期组织青少年脊柱检查,对脊柱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告知家长到医疗机构做进一步诊治。二是卫健部门做好筛查服务。医疗单位应在教育部门配合下,做好中小学校脊柱健康筛查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与指导。三是建立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档案。对定期筛查发现的脊柱健康问题倾向或趋势,制订跟踪干预措施,努力减少脊柱病变的发生。

            三、实施科学教育,营造良好脊柱健康环境

            一是科学配备教学硬件。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学校配备了可调式桌凳,但不能随孩子身高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孩子只能被动适应课桌,使脊柱越来越弯。中小学校应按照教育部门统一要求,保障各项教学设施和条件特别是桌椅配备等,符合学生脊柱健康要求。二是制订科学的作息制度。按照静动结合原则合理安排课程与活动,推广脊柱拉伸操,并作为课间操纳入课表,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督促学生课间参加户外活动。三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加教学学时,统筹安排好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保健服务

            建议卫健部门将脊柱健康服务纳入医疗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一是加强青少年脊柱健康科学研究。加强专业研修,邀请国内知名脊柱方面专家开展专业的疾病宣讲、筛查及矫正技术研讨,为脊柱健康问题防控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方法。二是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开展基层脊柱健康专业医生培训,提高脊柱健康筛查、诊治和急诊处置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的特色和优势,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做好青少年脊柱保健工作。三是加强校内保健队伍建设。教育部门应在卫健部门指导下,定期组织对学校负责人、老师、校医进行培训,传授脊柱健康防控知识,提高校内脊柱健康保健服务水平。

            五、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健全综合防控与治疗干预机制

        加强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一是建立联合防控机制。卫健、教育部门应密切合作,将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工作纳入卫健、教育发展规划,组建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工作专家队伍,设立专项资金,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共同推进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工作。二是建立长效防控机制。由卫健部门牵头,筛选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制定适宜技术规范,开展试点工作,打造青少年脊柱健康综合防控优质服务基地,探索建立融合健康教育、监测预警、综合干预、跟踪管理等内容的长效防控机制,以点带面,推进工作全面开展。三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将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适时组织专项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以中韩FTA为契机,全面推进中日韩

        服务贸易产业合作

        闫卫国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出 “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12月,中日韩自贸区第十四轮谈判首席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

        威海作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城市、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中韩贸易、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2018年19月,威海对韩进出口额334.3亿元,接近全市进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2155家企业同韩国开展贸易往来跨境电商进出口358万票,货值14亿元,对韩跨境电商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在中日韩经贸往来中,除中韩自贸区政策优势外,我市在日韩产业积累、营商环境打造等诸多方面与上海、青岛、大连、重庆差距明显。特别是对日经贸方面,还需加大工作力度。

        面对国家战略机遇,威海应以中韩FTA为契机,全面推进中日韩服务贸易产业合作,快速走出一条以服务贸易产业为主导、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特色之路。建议围绕以下五方面加快开展工作。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及延伸业态,构建中日韩立体物流服务体系

        依托便利海上通道,借助空运、海运、公路、铁路和邮路五大物流通道,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加快建立海陆空多式联运服务平台;建立与青岛港及日韩港口联运协作机制,实现辖区内港口、车站、机场等口岸互通及资源共享;加快开辟对日航线,实现中日海空物流和客运直航,依托仁川、东京机场的国际优势开辟国际航线,打造竞争力更强的区域性国际机场;加强对物流业产业化发展整体引导,统筹规划布局、定制扶持政策;利用国家级新区、开发区和综保区有利条件,构建“口岸仓+海外仓”双向网络体系,鼓励多元化资本投入,发展物流产业延伸业态,打造多式联运的集团化物流体系;加快引入韩国韩进、日本通运等国际物流集团设立驻威机构,快速形成对内辐射全国,对外联通日韩中亚欧洲的海陆空联运通道

        二、加快营造全球化、便利化的营商服务环境

        一是,创新海关监管及服务保障机制,构筑营商便利物流通道。应着眼于服务创新,探索建立日韩互认海关监管体系,加强三国口岸合作执法,挖掘威海综保区潜能;学习上海、郑州、宁波等城市海关创新实践经验,通过综合叠加多项优惠政策,提升“互联网”应用水平,开发智能终端查验系统等,实现“通关零等待”“7×24小时全天候通关”。借鉴郑州海关构建跨境电商正面监管新模式,创新形成适合中日韩跨境电商的监管体系,把威海打造成为中日韩“速度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好” 的跨境电商首选口岸、东北亚跨境电商中心城市。二是,加快引入日韩金融机构,构建营商金融服务保障体系。从国际经验看,资本所到之处均伴随着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跟进,提供专业的融资及风险管理服务。应积极争取韩国国民、新韩以及日本东京三菱、瑞穗实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威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贸易、融资、结算等金融创新业务。三是,加快引入日韩优质教育资源,奠定营商国际化人才基础。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积极提供政策优惠,引入社会资本,依托11所驻威高校,与韩日知名大学就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贸易、人工智能等推进合作办学,加快教育接轨,鼓励在职教育,培养更多外向型人才,助推中日韩服务贸易产业合作。四是,加快推进国际化生活社区建设,打造营商后勤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国际化社区,规划建设国际学校;推进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化合作,完善国际医疗服务结算体系;建立日韩等多语种服务平台,建立外籍人员服务绿色通道(覆盖机场、重点公共区域),引入使馆签证、评估和认证等国际服务组织;争取宽松的永久居留政策。

        三、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以服务外包产业为突破点,推进中日韩多产业融合发展

        2018年1至11月,全市服务进出口245.8亿元,同比增长31.2%,服务贸易对促进威海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应随着制造业服务化及服务业外包化、融合化趋势的加快,大力发展面向日韩的服务外包产业。以日本软银全球服务外包基地、韩国MPC信息技术中国总部等入驻,作为开展中日韩服务外包产业合作的重要载体借助区位优势,吸引亚太总部设在韩日的世界500强企业服务机构进驻威海。

        四、加快中日韩民间交流,发展旅游及文化产业,让服务贸易产业合作深入民心、惠及民众

        依托国际友好联络会、威海文化交流协会等民间团体开展中日韩经贸文化交流,增进了解和民心相通;深度挖掘中日韩历史文化渊源,设立境外旅游咨询中心,打造黄金度假海岸,实现中日韩旅游免签或落地签等政策,发展高品质旅游服务业;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加强中日韩医养产业合作。

        五、加快打造精品中日韩特色产业示范园,为中日韩服务贸易产业合作奠定产业基础

        全市应统筹规划示范园布局选择基础配套完善、产业发展成熟的园区,培育龙头,打造精品示范工程紧抓跨境电商试验区窗口机遇,结合综保区成功验收,打造跨境电商示范园;以经区智慧谷为中心打造中日韩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以韩乐坊为中心打造中韩服务贸易产业合作示范园。借鉴义乌小商品城发展模式,以点带面,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扩大威海中日韩服务贸易产业合作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以塑造精致城市为抓手 加快推进幸福威海建设

         

        20186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威海视察指导工作,提出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威海发展提供了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精致城市涵盖了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从结果导向看,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可视层面,如空间布局、城市建筑、城市设施、人居环境等;二是制度层面,如城市体制、法治环境、社会管理等;三是气质层面,如城市文化、特色、品牌等。争当全省走在前列的排头兵,加快建设幸福威海,就要结合威海实际,以精致城市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力增创产业发展特色、生态环境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改革创新特色,增加城市人气聚集与活力提升,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突出市域一体、品质提升的精当布局

        立足市域各区市发展相对均衡、城乡差距较小的基础,把握特有的生态资源和城乡实际,科学布局规划,通过自然生态、都市环境、田园风光三个层级体系,实现市域精致城市建设的无缝衔接。一是打造全域精致城市体系。统筹规划全域城市形象提升设计,形成以全市各生态化组合型都市区为依托,以精致城区为龙头,以辖区水系和海域为主线,以昆嵛山脉为骨架,以乡村田园风光为特色,城乡绿廊有机串联的精致城市体系。二是打造精致自然生态环境。以保护性开发为主,依托自然资源,做好山林、海岸、岛屿、湿地、自然保护区等自然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尤其是千公里黄金海岸带的提升塑造。三是打造精致都市环境。以国家“城市双修”试点为引领,补齐城市设施短板,打造一批特色功能商业街区,提高人气商气、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四是打造精致田园风光。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以村庄、农田等为基底,通过绿化、美化和风貌塑造以及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打造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五是打造精致连接走廊。全面提升从机场、码头、火车站到各区市的主干路网及连接副路,形成闭合区间。在路旁或视域之内,建设具有审美风景的、自然的、文化的、历史的和增进游憩价值的景观道路,沿途道路两侧应从可视层面体现不留死角的精致。

        二、注重以人为本、特色鲜明的精美设计

        坚持以人为本,更加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主动寻找和补齐民生短板,让市民不断增强精致城市获得感。一是立足地方文化塑造城市特色。威海千公里海岸线,山、海、滩,岛、礁、湾相互交融,浪暖沙平,鸥鸟翔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应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做出特色。重视对传统文化、海洋文化进行本土化、个性化挖掘和弘扬注重体现现代城市设计理念,将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相结合二是突出“多规合一”引领。强化全域规划理念,综合考虑林地保护、海岸带保护、水安全保障等专项规划,确保不同规划的重要参数一致。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将一些违法建设杜绝在萌芽期间。三是全面推行城市设计。我市“碧海蓝天,红瓦绿树”“山在城中、城在海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生态风貌,现在已经有所淡化,应进一步研究提炼城市特色,强化建筑外立面管理、城市雕塑建设、建筑物亮化等工作。做好公共建筑设计建设适应自然地理特征、彰显文化元素和人文形象的新建筑,使之成为见证城市历史变迁的文化标志。四是注重细节设计。我市规划设计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如路面积水、空调外挂、存在旱厕精美设计注重细节,体现在单体建筑、绿化、小品、城市家具上,从色彩、样式、功能等方面,都要精雕细琢,体现城市独特魅力在城市空间细节上体现人文关怀,基础设施应考虑人体工程学和人的内心需求,让市民在细微之处感受城市生活的方便、舒适和温馨。

        三、精心打造功能完善、高质量的城市建设

        我市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后建设的,受理念、政策等限制,一些区域规划建设水平不高,存在一些阻碍交通、影响美观亟需开发区域,像老港区、栖霞街、小石岛,高铁站、城际铁路、环山路、统一南路沿线周边等,成为城市中的“伤疤”,与城市国际化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应下大力气对这些区域进行改造,将其打造为城市特色区域、重要景观,需要拆除的下决心拆除,起码从海上看威海不应有败笔。

        精心建设核心是把规划设计高质量落地,应学习借鉴国际先进建设标准,加大标准创制力度;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统筹,提高运行监控和预警应急能力;加强垃圾处理、街巷卫生、绿化、景观照明设施养护、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设计等标准制定,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实施河道整治,做到坡绿水清,线畅景美;注重淡妆浓抹总相宜”,强化植物群落的色彩搭配与种类丰富,以工匠精神打造具有诗意、画意的精致城市新风貌。

        四、强化协同配合、运行高效的精细管理

        我市在城市管理方面,背街小巷脏乱差、管理粗放等现象依然存在,应进一步研究建立标准化城市管理体系。一是不断深化拓展城市管理精细化内容。在已经形成区、街道、片区、单元、网格五级管理体系基础上真正有效实现管理触角延伸至城市每个角落、每个事项。市住建局正在建立的重点工作清单库应深度细化,无论是规划编制、工程建设、精细管理,还是市政园林、公共卫生、垃圾处理、市容市貌、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停车占道,以及城市品牌、人文建设等,都应进一步详细排查,拟定时序,按计划实施。二是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落实好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机制,调动各级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目标、方法和模式的现代化。三是完善城市综合性管理数据库建立城市管理执法信息与社会公共信用信息联动机制,将产生的行政处罚、失信信息纳入公共信用平台,面向社会公开。

        五、实现资源集约、产业高端的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决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涉及产业、科技、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目前我市城市空间朝着外围多个方向扩张,缺乏统一的建设时序控制,导致城市内部公共空间体系缺失,用地分布零散化。我市应针对土地亩产低、效率低问题,围绕集约用地做深入研究,以规划为先导,一方面减少在建区域用地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实现已建成区域土地利用最大化,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精明增长。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应以现代服务业突破发展来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一是积极发展高端旅游。重视高端旅游产品的营销,建设国际品牌的高端酒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打造国际着名旅游度假胜地。开发具有深度文化内涵的产品,结合我市渔民文化、海洋文化,提高游客对活动的参与性,让客人以自己的文化视角来感受不一样的威海。二是着力发展医疗康养业。促进健康产业与养生、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优先发展以温泉养生、海边骑行、森林漫步等为基础的轻医疗旅游,开拓更多特色养生项目,打造海洋医疗旅游及温泉旅游特色品牌。三是精心策划展会。作为山东最边缘城市,我市人口少、交通偏远、工商业规模较小、缺乏知名品牌,做会展业不具有优势。但我市有得天独厚的环境及旅游资源,可以会议带展览为主攻目标,用会议促展览,以会展带旅游,拉动人气带动经济发展。此外,青岛刚开过上合峰会,虽然一般不会短时期在同省举行两次国际性会议,但敢想才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我市应有不同层次的公关、策划。

        塑造精致城市,还应着重从“提供普惠共享、优质便捷的精准服务”、“丰富文化引领、开放创新的精神内涵”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由于篇幅所限就不一一阐述了。

         

         

         

        关于吸引驻威高校毕业生

        留威就业创业的几点建议

        王建文

         

        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资源做支撑。而留住更多本地高校人才,已成为当下全国各城市“抢人大战”的重要目标。据梧桐果《2019届中国校园招聘报告》显示,南京市高校毕业生留存率已接近70%,位列新一线城市之首,排列之后的是杭州、东莞、重庆、武汉、西安、成都、宁波、青岛、郑州,这些城市的毕业生留存率均超过62%。与之相比,我市11所高校毕业生留存情况不理想,留存率仅为21.3%(其中本科生7%),低于全省平均值23.5%(处于全省16市第7位)。近三年,哈工大(威海)、山大(威海)两所部署高校毕业生留威就业人数为591人,占两所高校毕业生总数的3.3%,其中,威海籍学生448人,留威仅92人,占比20.5%。当前,一些媒体用大学生就业流向和毕业生留存率来刻画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这些信息应当引起我们足够重视。优先“抢夺”本地高校人才,是人才招揽中最便捷最易实现的途径,很多城市为此纷纷出招、出政策,足见其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分析驻威高校毕业生“留下难”问题症结,发现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就业岗位吸引力不足,特别是像“双一流”高校大学生看重的信息技术、现代金融、高科技等产业企业偏少;二是,就业政策吸引力不强,像毕业见习政策、创业资金扶持、创业补助、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库、创业孵化园、创业咨询服务等政策措施不配套或不足;三是,薪酬待遇缺乏吸引力,与一线城市无法相比;四是,企业文化有差距,包括企业家的眼界格局、现代企业制度,以及知识分子比较看重的人文关怀、价值实现等方面差距较大;五是,城市规模、交通状况、教育质量、医疗保健、商贸服务、文化生活、信息交流等方面优势不大,有的甚至处于劣势。

        但是,威海作为一座新兴城市,依然有着吸引人才方面的明显优势。比如,我市正在培育壮大七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集聚着郭永怀高等技术研究院暨威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山大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等高端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而且,威海城市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竞争压力相对偏小、生活节奏不那么飞快,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等等,这些都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促进驻威高校毕业生留威就业创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市校企定期沟通研究机制

            建议建立由市委组织部门牵头,政府部门代表、高校就业代表、企业人事代表参加的定期沟通研究机制,强化思想认识,引导各方不断达成“发展威海、共享威海”的共识,及早掌握对方领域市场变化,共同研究做大做强人才市场,建立“抢夺”本地高校人才命运共同体。建立定期专项沟通研究机制,使各方人员能够定期集中精力研究留住人才问题,找到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二、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

            5G技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大学生无疑是主力军。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的感召下,大学生创业方兴未艾。如果政府能够更多地鼓励有条件的在校大学生开办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公司,特别是有教师参与指导的公司,那么,我们就提前种下一颗未来有望留在威海奋斗的种子,这些提前创业的毕业生,可能因创建公司被“拴”在这里,而且,他们还会吸引聚集更多优秀大学生。像哈工大(威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每年就有十几个大学生公司在校内基地注册,创新创业活动风生水起。但是,由于缺少启动资金、没有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毕业后相继离开学校。市、区两级政府支持的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内正式注册的科技创新公司已有15家,注册总资本近4亿元,园区汇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30余人。这些科技公司不仅吸引住自己的博士、硕士、本科生加盟,而且还吸引已经在外地就业的毕业生重新回到科技创业团队里工作。鉴于此,建议由政府、企业、学校多方出资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的创业项目。在此基础上成立基金会,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贷款担保、贷款贴息,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问题。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自由申请、随时审批。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项目、创业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对接会,采取“企业孵化+创业指导+投融资支持”等方式,拓宽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渠道。

             三、搭建“互联网+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新平台

            加快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建成市级集中、业务协同、资源共享、上下联动的“互联网+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新平台。逐步实现全市岗位信息一网发布、大学生求职一网查询,方便大学生就业者、创业者查询各个行业完整、真实的信息,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参考。建立并逐步完善导师库、项目库,为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信息、资金申请、投资对接、创业指导、项目查询、创业企业展示等信息服务。开展大学生创业成果展示,加大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宣传。

            四、开展校企“双进”共建计划

            吸引驻威高校人才留威,需要从最基本的了解、认同入手。建议开展“双进”共建计划。一是,大学生进企业计划。在政府主导下,联合驻威高校组织开展大学生 “看威海、看企业、看未来”活动,不仅组织实地参观,还要谈感受、搞演讲,积极营造“创业威海、幸福威海”的浓厚氛围。二是,政府领导、企业家进高校计划。开展“创业威海、点亮人生”系列讲座,向大学生宣传中国企业家的自信和担当,传播价值追求和创业梦想,描绘“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美好愿景。开展“双进”共建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需要政府、高校、企业长期坚持、共同努力,相信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聚焦“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九大以来,威海市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化改革,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特色化、品牌化、优质化,开启了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把农业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大局中来看,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农户分散承包与现代农业机械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全市人均耕种土地面积仅有1.14亩,土地碎片化问题普遍存在,全市现有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多达35438台,平均每台机械服务土地面积仅50亩左右,以手扶拖拉机为主。二是劳动力老化、兼业化,土地撂荒问题突出。老龄化趋势加快,全市60岁以上的农业劳动力占80%以上;农业兼业化、副业化现象日益明显,农村空挂户达30%以上,半工半农劳动力约一半左右;全市撂荒面积占比20%左右, “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日益凸显。三是农民增收压力大,集体经济发展乏力。农产品价格长期在低位运行,农资成本居高不下,即使不计入用工成本,农业生产效益也不明显,如遇非正常年景,务农收入还会出现负增长。我市农民收入构成中,非农收入占70%以上;集体经济一直没有走出困境,难以找到好项目,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出现很多经济薄弱村、空壳村、负债村。

        针对以上问题短板,2017年4月,市农业局在文登区高村镇等4个镇开展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系建设试点,探索新型集体化经营之路,实行“基层政府主导、农户分散承包、公司集中经营”新模式,统筹整合政府、社会、土地和农户四项资源,开展土地半托管、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劳务输出四项服务,对解决土地撂荒问题、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问题、农业生产成本偏高问题、农村劳动力务工难问题、农药化肥使用不规范问题等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此,建议推广高村镇试点做法,全面推开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系建设创新,走新型集体化经营之路实现全市涉农镇全覆盖,以切实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破解制约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短板。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统筹整合资源,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系

        一是推动资源由“散”到“聚”,在服务体系上创新。整合农业、畜牧、农机、供销、粮食等政府资源,农资销售、农机服务、农村电商、金融保险等社会资源,让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形成合力,让服务更有效率,更加优质。二是推动土地由“分”到“合”,在统筹整合上创新。把无人耕种、无力耕种的农民承包地、农村闲置地“化零为整”,用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取代传统的一家一户生产方式,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三是推动收益由“单一”到“多元”,在分享机制上创新。聚焦农村土地资源,村集体和村民按股分红,集体获得增量和增值两部分收益,农户享受租金收益,专业公司获得服务收益,各方收益得到兼顾。这样,既稳定农民土地收入,增加非农收入,又解决经济薄弱村发展问题。四是推动服务由“线下”到“线上”,在运营管理上创新。采用信息化手段,将涉农资源登记录入,形成农业大数据库,进行线上管理、服务和交易,盘活碎片化资源,保障服务对接精准到位。

        二、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

        一是提供土地半托管服务。按照“我列单、你点餐”模式,由专业服务公司对耕地、播种、收获等每个环节明码标价,统筹开展订单种植、产销对接、质量追溯、品质评定等,为农户提供“菜单化”服务。二是提供土地全托管服务。按照“你出地、我出粮”模式,农户将土地委托或入股委托给村土地合作社,由社会服务中心内的专业公司代为耕种管理,提供“保姆式”服务,专业公司按亩支付粮食实物收益。三是提供土地流转式服务。按照“引大户、利共享”的模式,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成方的土地,整体打包给服务中心对外招商。农户享受租金收益,集体获得增量和增值两部分收益。依托土地资源的整合,激发内生动力,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探索可复制、易推广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四是提供劳务输出服务。将服务范围内的农村劳动力,按照技能、特长分类建档,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统筹安排务工,增加非农收入。

        三、创新保障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威海经验”

        一是强化基础保障。采用信息化手段,由乡镇为主导,形成农业大数据,将土地、农机、劳动力、集体闲置资产、农资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等涉农资源登记录入,形成农业大数据库,便于线上咨询、服务和交易等。研发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涵盖农村产权交易及改革管理、新型经营主体管理等功能模块,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强化主体保障。提高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由镇政府主导,整合各类涉农主体,培育成立农业专业服务公司,如种子公司、化肥公司、农产品销售团队等,对农户及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三是强化机制保障。成立土地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劳动力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党的组织建在社会化服务的各类农业新型经营组织中,发挥党员干部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强化资金保障。统筹涉农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重点投向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有关项目,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问题。五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建立健全市里牵头、区市推进、镇街落实、村级行动的工作机制,构建起四级联动、逐级负责的工作格局。

        在实践中,我们还应做好诚信体系建设、社会治理、居村养老等“社会化服务+”的文章,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的2.0、3.0版,形成乡村振兴 “威海模式”。

         

         

        深耕海洋牧场

        推动我市海洋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几点建议

        杜洪明

         

        多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海洋强市战略,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到33%。2018年《威海海洋强市建设总体方案》出台,“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获批。2019年,两个国际海洋产业论坛在威召开,我市经略海洋”不断迈出坚实步伐。下面,就深耕海洋牧场,推动我市海洋产业向纵深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构建“耕海牧渔”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牧场是全生态链、全产业链海上放养活动。我市海洋牧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但总体规模不大、以近岸为主,大规模、系统化、综合性的海洋牧场建设还刚刚起步,对造礁种藻的推广还面临许多实际和技术上的问题,对复杂的海域使用权等历史问题还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共识,对海洋牧场建设的深入探索尚有很大差距。建议:一是,高起点规划和构建生态“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合作社”或“海洋牧场股份公司”形式整合资源,根据自然海区现状,打破行政区划和海域使用权局限,规划出几个大的区划,从潮间带到浅海、深海,通过种藻、投礁、增流放养等方式,完善海洋生态链,有效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提高海洋生物多样性,构建综合、循环、再生、可持续的大渔业“牧场”。二是,高标准研发和应用新型生态造礁技术。国际礁基已经从传统投石礁转向构件礁、组合礁,可利用无污染废弃物尤其是海底泥沙,采用塑形技术,形成立体空间架构,并密切关注硅铝基等国际新型人工造礁技术的应用,带动造礁产业良性生态发展。是,高质量监测和调节海洋生态。细菌、藻类都是海洋初级生产者,菌藻平衡是海洋生态的重要调节机制。应高度重视菌藻对海洋牧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监测,控制好菌藻平衡和海洋生态链条生物比例,合理增殖底栖藻类,控制好增殖放流生物种类和数量,适度调高重点海区的污水排放标准等级,控制氮磷等有机物排放。

         二、促进海产品养殖转型升级

        我市海参、牡蛎、海带等养殖主导品种比较优势明显,离岸养殖已成共识。但综合养殖水平、经济价值总量相对较低,名优产品培育投入不够,深海养殖还需不断探索。进一步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必然带来养殖格局的深刻变化。建议:一是,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养殖。顺应单一养殖带来的海区生境变化,总结探索经验,增殖适宜品种,完善生态链,研发综合养殖技术,加强以海洋牧场为主导的生态立体养殖技术推广二是,积极探索深海养殖我市位于南北黄海分界处,具有深海养殖先天条件,应积极培育三文鱼等高品质产品深海养殖、捕捞、加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项目,积极装备深海巨型网箱、养殖工船、大型浮式养殖加工平台等设施,将深海生态养殖、海上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相结合,形成高品质产品深海养殖产业链。三是,着力开发海藻、滩涂植物生态养殖我市天然藻类品种繁多,滩涂植物丰富。可借鉴国内外经验,在海带、裙带养殖基础上,选择几种有发展前景的适地品种,比如,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富含生物活性物质的马尾藻、羊栖菜、蜈蚣藻等,做好产品研发、生产、市场结合工作。四是,加强原种保护和生态繁育工作。保护威海海洋生物原种自然繁育的生态环境,建立原种保护地;对优势养殖品种着力攻克生态化繁育技术,培育生态化的综合型育种育苗龙头企业。

        三、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海洋生物产业

        深耕海洋牧场,必然带来海产品数量增多和品质提升。应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生物产业。目前,我市海洋生物产业还刚刚起步,与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对接不够通畅、转化效率不高,技术人员匮乏,专业配套企业质和量不足,龙头企业少,产业聚集、人才聚集效应尚未形成。建议:一是,在海洋生物药物、海洋功能产品以及海洋医用材料等方面发力。选择海带、牡蛎等具有产量优势的产品,紧密对接科研院所,积极接轨国际前沿,重点突破提取和应用核心技术,在活性多糖、低聚糖、氨基酸、活性肽、活性钙等领域进行深耕。二是,设立和用好市级专业研发机构。围绕具有资源优势的攻关项目,注重培养本土专家,积极引进成熟专业团队和核心专家,配套市级专项研发资金,并争取国家、省级科研经费,重点进行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先进成熟技术、成形产品快速实现产业化生产三是,加大海洋生物产业基金引导力度。海洋生物产业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以企业一己之力难以为续,政府应加强产业政策扶持,统筹和引导社会多方资本向重点产业各环节聚集。四是,设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专业产业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和孵化科研型企业,强化技术资源共享,完善产业配套。

        四、加大“威海”地域品牌推广力度

        威海海区综合环境优良,海产品品质好、风味独特,海产品及海洋生物产品企业众多、品种繁多,但产品推广、品牌营销缺乏大区域观念,国际视野不足,与市域一体化、城市国际化的大格局不符。很多产品由于规模小、区域分布窄等原因缺乏标准,更无标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产业发展。建议:一是,制定统一的“威海”地域品牌规划。近年来,“威海刺参”等产品在政府整体推介下,品牌知名度显着提升。参照“威海刺参”品牌推介经验,整合地域海产品资源,制定准入规则,以品牌联盟、专业协会认证等形式,统一“威海”地域品牌,用国际化的视野对全域海产品进行品牌规划设计包装。鼓励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品牌加盟等方式进行同业整合,形成地域品牌的行业龙头。二是,制定地方名优产品标准体系。相关部门牵头,做标准的制定者和引领者,掌握市场话语权。借鉴国际标准,协调专业机构,支持优势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包括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品质等地方标准,逐步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制定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三是,严格按照标准加强监管。实行最严格的可追溯管理,严格按照产业标准进行市场监管,切实规范和保护我市海洋产业有序良性发展。

         

         

         

        抢抓风口  及早谋划

        加快推进威海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

        李咏谙

         

            去年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围绕区块链技术组织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区块链技术的战略意义,必将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

            区块链作为大数据资源流通与安全保护的重要支撑技术,它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共同引领着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其特点是将传统的数据中心存储变为分散存储,呈现一种分布式记账模式。其优势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去中心化”使数据存储不再需要中心服务器和大量管理人员,大幅降低运维成本;“全网备份”能有效避免一点攻击、全网瘫痪,极大提升数据安全性;“人人可见”使数据高度透明,彻底避免数据造假和任意篡改;“统一密钥”使数据管理由“信任人”向“信任机器”转变,从而全面重塑信用体系,再造价值传递方式和生活行为方式,带来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变革。

        目前,区块链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落地应用尚未全面铺开。从国际上看,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区块链技术布局,我国在这一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具有实现弯道超车的良好基础。从国内来看,最近几个月出现了以政府推动为主要驱动力的区块链发展小高潮,但对“区块链是什么、怎么抓”认识还比较浅显,各地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2018年,威海市工商联和山大威海校友商会联合NAAAP(北美亚裔专业人士协会),两次举办国际性区块链技术论坛,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当前,应抓住党和国家大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坚持“快”字当头,抢抓风口、乘势而上、超前布局,努力推动威海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加快发展。

        一、加强学习研究,破除认识误区、强化紧迫意识

        认识程度决定行动力度。当前,人们对区块链的认知存在不少误区。一是,“神秘化”误区,感到区块链概念理解难、理论掌握难,对区块链是什么、怎么用知之不深。全网调查数据显示,85%以上的民众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区块链。二是,“污名化”误区,区块链最早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出现,受前期恶意炒作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区块链怀疑质疑、甚至视作洪水猛兽。三是,“难作为”误区,一些地方特别是中小城市对发展区块链技术和产业信心不足,存在等靠观望倾向,这些认识误区制约了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研究发展。当前,应坚持看齐中央、对标先进,在迅速学起来、深化研究上下功夫。建议积极组织开展区块链技术“大学习”,做到“三个纳入”“四个突出”:即纳入全市学习宣传计划、纳入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内容、纳入企业家培训课程,突出基础知识、突出应用场景、突出产业布局、突出应用管理,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威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开展学习、宣传和研究,破除认识误区、扫除认识盲点,在威海形成学习区块链、发展区块链的浓厚氛围。

        二、加快平台建设,打造威海品牌、形成规模优势

        只有建设好平台,才能筑巢引凤,吸引区块链人才、资本、产业向威海汇聚。当前,除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外,地方性的政策措施还比较有限,山东省内仅有青岛市北区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建议我市着力打造一系列支持产业发展、具有威海特色的平台政策。一是,举办“威海国际区块链技术研讨论坛”。每年举办1次,邀请国内外区块链组织和企业领袖来威研讨交流,围绕技术标准和规则制定、项目发布和投融资、法律和监管等课题,探索创建发展标准和政策指引。二是,设立“威海区块链产业专项扶持基金”。在筹资方式上,可采取“二八配资”形式,由市政府出资成立引导基金,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成立。在基金额度上,杭州余杭区设立了百亿创新基金,长沙经开区基金总额30亿元,我市可根据财政状况确定合理金额。在使用方式上,建议对来威投资兴业的区块链企业直接补贴,通过真金白银吸引更多优质资源。三是,打造“区块链技术威海试验区”坚持高起点筹划、高标准建设,邀请华为、阿里、腾讯等国内知名企业,来威开展区块链应用试点建设,解决自身不会抓、不会干的问题。同时,通过大型企业的集聚带动,推动形成“威海区块链”品牌效应。

         三、推动应用落地,融入经济社会、增强内生动力

        技术只有链接场景才有未来。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已经与越来越多的实体行业深度融合,在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当前,应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拓展的思路,选准几个突破口先做起来,让党政机关、企业单位、广大市民都能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个人征信。发挥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优势,全时域、分布式记录市民产权交易、贷款失信、车辆违章、网络不当言论等信息,构建新型信用体系。二是,电子发票。目前,纸质发票作假、普通电子发票无法识别唯一身份等问题比较突出,运用区块链全程溯源技术,企业可免去人力和程序的验证流程,自行开据发票,降低运营成本;监管部门可实现链上全流程监管,解决防伪和税控问题。三是,智慧交通。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车辆认证、交通疏导、事故处理、车位管理等领域,智能化解决篡改车辆信息、交通拥堵、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四是,产品追溯。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威海特色农产品源头追溯上,遴选部分拳头产品进行先行试点,通过区块链技术避免产生如 “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鱼龙混杂、真假难辨问题。五是,行政优化。发挥区块链数据全程留痕、可信共识的优势,建立政务数据跨部门共同维护利用、业务协同办理模式,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加快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提升我市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现代化水平。

         

         

         

        开辟对日海上客货航线

        助力深耕日韩战略实施

        张朝明

         

        深耕日韩是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建市以来,我市与韩国的经贸往来、人文交流日益密切,规模不断扩大,韩国成为我市最大的外贸出口国、利用外资来源地、入境旅游客源国,我市成为对韩开放的桥头堡、韩国商品集散地,这其中开辟至韩国客货班轮航线功不可没。正是金桥轮的开通,打开了一扇威海通往韩国、走向世界的大门,架起了一座民间经贸、人员往来的金桥,拉开了威海大规模利用韩资、对韩出口的序幕,催生了“借韩兴威”战略。相比,我市的对日经贸合作、人员往来却不尽如人意,拓展对日经贸合作还有很大空间。这就需要搭建深耕日本的媒介、桥梁、平台,开通威海至日本的海上客货航线成为路径选择之一。

        一、开辟对日海上客货航线是助推深耕日韩战略的务实之举

        一是开辟对日海上航线,有助于促进我市外经贸发展。威海与日本地缘相近、文缘相通,产业发展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在投资贸易、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众多领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我1227家企业与日本有贸易往来,有120家日本企业在威投资,对日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的10%以上。开辟对日海上客货航线,有助于我市形成对日物流、人流的汇聚进而带动投资服务贸易,再现“金桥轮”开通时的带动效应。同时,在跨境电商已成为对外贸易重要业背景下,中日海运邮路、快件业务的开展,将助推我市国际区域性电商货物集散中心建设,扩大境电商进出口是开辟对日海上航线,有助于我市打造东北亚海上航运中转枢纽。威海、仁川“四港联动”,实现了海空港联动多式联运,打造了中韩及世界各国货物通过威海、仁川转至日本、欧美乃至全球的双向物流黄金通道。如果能开通威海至日本的海上航线,探索推动与更多日韩海空港“多港联动”,有助于我市打造东北亚物流中心、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推动城市国际化。三是开辟对日海上航线,有助于带动我市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韩国游客占我市入境游客的80%以上,这与我市开通韩国的5条海上客货航线不无关系。开通至日本的海、空航线,同样可带动我市旅游服务业发展。

        随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举行,以及全球疫情结束后旅游业的“报复性反弹”,筹开通对日航线正当其时。

             二、开辟对日海上客货航线,我市拥有良好基础条件

        开辟海上客货航线,客货源是基础。本世纪初,青岛开过至下关航线、天津开过至神户航线,由于客货源不稳定、运营成本高等原因先后停航,目前仅存上海至大阪、神户两条航线。综合分析,我市港口开通对日海上客货航线的各方面基础和条件已经较为成熟。良好区位优势。我市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中国城市之一,威海港距大阪港790海里,比周边青岛、烟台、日照等港口近30—80海里,按现运行的中韩客货班轮的经济航速测算,全航程仅为30小时左右,运营成本较低。二是有较为充足的客源市场。日本是我国重要的海外劳务市场,仅我市对日每年派出各类实习生5000人以上,近几年来威日本旅客年均稳定在2万人次左右,2018年国赴日旅游人数突破800万人次,赴日人数具有可观的成长性和支撑力。三是有稳定的货源保障。我市目前有5条对日海上集装箱航线,近3年对日集装箱每年稳定在2.1万标箱左右。海上客货班航速为集装箱船的1.5倍,并享有比集装箱船优先靠港、卸载和通关的便利,具备与现已开通的对日海上集装箱航线的竞争优势如果再拓展腹地部分客货运市场,可以航线开通提供基本的客货源保障四是有近海航线运营经验丰富、运营体系健全的优势。我市现有5条对韩海上客货航线,占全国的三分之一,2019年运输海港出入境旅客96.2万人次,占全国总量的58%,其中威海港为33.4万人次。五是有便捷高效的通关优势。2019年,威海港货运整体通关时间进口17.96小时,仅为青岛港的25%、烟台港的46%;出口时间1.49小时,仅为青岛港的20%、烟台港的30%。便捷的通关速度吸引了占60%以上的外地箱源选择我市通关,以上都为开通新航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扎实工作,争取早日开通威海至日本海上客货航线

        目前,大连、天津、秦皇岛、唐山、烟台、日照、连云港等城市都在积极开展开辟对日航线的论证和准备工作,青岛正筹备复开下关航线。建议发扬我市敢为人先的精神,抢抓机遇,抓紧谋划和推进。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区是日本的工商业中心和航运中心,经济发达,港口辐射全日本,通关效率在日本名列前茅,是我市开辟至日本上航线的首选城市。建议市里成立工作专班,对开通至日本海上航线进行可行性论证,在此基础上,由交通、商务部门负责向上汇报沟通,取得国家对口部委的支持,启动中日海运会谈,争取通航资格。发挥发改委、财政、交通、商务、外事、海关、边检、海事、出入境管理等相关部门职能作用,为新航线开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法律、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着手由威海港集团和威海外运公司共同牵头,或采用PPPBOT、众筹等融资模式,成立运营主体,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建议

        九三学社市委会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2018年国家卫健委调查,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居世界首位。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为45.7%,初中生为74.4% ,高中生为83.3%。近年来,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青少年视力总体状况下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由于受近视防控体系不够健全,学校和家长对近视危害认识不足,学生电子产品使用率过高、课业压力较大、户外体育运动量偏少等因素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近视年龄不断前移。202011月,市教育部门对全市中小学生(含中职学生)进行的视力普查结果显示,我市学生总体近视率为56.78%,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近视率分别为25.1%69.7%84.4%,学生视力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早发,不仅影响着孩子个人健康和学习、生活及将来工作,而且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为加强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联动的近视防控体系

            一是健全政府主导、系统推进的齐抓共管机制。落实将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区市政府绩效考核要求,将视力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根据国家、省有关目标要求,完善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强化联防联控。二是加对学校近视防控工作的督督导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普及可升降桌椅,规范课间眼保健操,科学设置课程时长和电教用品使用时间,合理减轻课余作业负担。常态化开展眼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组织专业机构定期对教师、校医、学生开展近视防控知识培训,打造具备专业近视防控知识的教师队伍。三是建立学校眼健康指导站。选择试点学校,联合专业机构,在校内建立眼健康指导站,对视力异常学生开展复查与宣教,及时准确开展眼健康治疗与指导。四是推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爱眼护眼主题活动。定期开展爱眼护眼主题班会、有奖问答、主题演讲、家长大课堂等活动,宣教近视防控知识,增强科学用眼意识。

        二、实施护眼灯普及工程,改善学校照明环境

        不良的教室照明环境是学生视力下降的重要诱因。202010月,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要对中小学教室照明设备进行全面检测建档,分期分批更换和淘汰不合格照明灯具,确保到2023年底全省中小学校教室照明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目前,我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多采用荧光灯,设备技术标准偏低,照度及照度均匀度不够。建议:一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中小学校教室灯具布局、配光形式、维护方式等进行监测调查,为效果评估和改进工作提供参照。二是将全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环境质量提升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市及区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排查中存在的问题照明教室,进行整改、优化。建议借鉴外地经验,在全市中小学教室推广安装技术先进的光生物安全护眼灯,切实改善教室照明条件。

            三、定期开展眼健康普查,建全儿童青少年电子屈光发育档案

             近视防控工作应贯穿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全过程。 一是及早监测和干预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降低近视发生率。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这就是生理性远视也叫做远视储备。随着生长发育和眼球成熟,原始储备逐渐降低,至15岁左右趋于正视。如果用眼过度,远视储备提前消耗,就形成了近视。监测远视储备变化是做好近视防控工作的源头。建议通过专业机构,切实落实好全市中小学生每学年4次视力健康检查, 建立持续性的电子屈光发育档案,完善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数据库。通过追踪监测数据,便于政府、学校、家庭对孩子眼健康情况进行分析、监控、预警和统计,对视力问题早发现、早干预,降低近视发生率。二是动态监测真性近视发展进程,降低高度近视发生率。2018年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我国高三学生高度近视人数占近视总数的21.9%。高度近视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甚至失明,是我国第二大致盲原因。如果18岁前把近视控制在600度以内,可降低74%的白内障风险、67%的青光眼风险、99%的黄斑病变风险、98%的视网膜脱离风险。通过眼健康普查和建立电子屈光发育档案,追踪监测真性近视发展进程,采取定期更换框架镜、进行角膜塑形术等科学干预和矫正行为,可以控制和减缓近视增长速度,有效降低高度近视发生率。

        四、加强户外体育锻炼,降低近视发生率

        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对缓解眼部疲劳、改善视力、提高近视防治能力有很好促进作用。有关研究数据表明,保持每天2小时、每周14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让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建议在全市中小学校大力倡导和推动“目浴阳光,加强运动”行动,严格落实好课间室外运动,保证早操、课间操活动时间,按规定设置和开展体育运动课程。学校和家庭要引导学生注意科学用眼,课余时间控制使用手机、电视、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积极加强室外体育运动,全方位做好近视防控工作。

         

         

         

        关于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建议

         

         

        我市2017开展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以来,已加装电梯46部,改善了市民尤其是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2020年7月,市住建局通过入户和网络在全市开展了加装电梯调查摸底,结果显示希望加装电梯的居民占81.1%,特别是年龄偏大的老年市民,要求加装电梯的愿望尤为强烈。但从前期我市开展加装电梯试点工作情况看,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居民意见统一难。由于同一栋楼中业主年龄层次不同、所住楼层不同、住宅通风和采光影响等诸多原因,业主对加装电梯的意愿及资金筹措方案很难达成完全一致意见。尤其是很多底层业主,对加装电梯态度不积极、不支持。二是资金筹措难前期的试点主要依靠省、市财政的补助支持,加上居民自筹解决。目前,省级已取消加装电梯试点工作。我市除老旧小区改造外,非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补助资金暂时没有解决途径。是办理手续难。加装电梯涉及到规划建设、市场监管、消防、供电、水务、通信、燃气、有线电视等十多个部门单位,手续复杂繁琐,仅靠居民自身办理非常困难。

        我市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作为民生工程,作为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题中应有之义。市政府去年印发的《威海市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2020—2025年)》把加装电梯列入了改造范围。为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顺利开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尽快出台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政策文件

        省、市加装电梯试点工作结束后,原有的政策性文件已经废止,暂未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没有政策支持推动,工作很难开展。我市出台的《威海市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要求,“建立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政策和推进机制。充分尊重居民加装意愿,本着业主自愿、协商一致和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明确加装电梯各方主体责任,规范加装电梯的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审查、施工备案等建设手续。对符合奖补条件的加装电梯项目给予适当资金奖补。”建议在总结试点经验、借鉴外地做法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出台我市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有关政策规定,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二、化解加装电梯的矛盾纠纷

        加装电梯引发的同栋楼低层、高层居民利益诉求的协调平衡、达成共识是加装电梯最棘手的工作。建议发挥基层社区自治和依法治理作用,努力达成加装电梯的共识,促进邻里关系和谐。一是搭建社区协商平台。充分发挥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的社区群众工作优势,积极引导居民了解加装电梯相关政策,就加装电梯的意向和具体方案等问题进行充分协商,让有不同意见群众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合理引导化解矛盾,协调平衡好各方利益。做好电梯加装各环节信息公示,保障业主的知情权,接受业主的监督。二是依法维护业主利益。我市加装电梯试点过程中,意愿征徇采用济南、青岛等地“需征得本单元全体业主同意”的做法,虽然较好地回避了邻里纠纷,但不利于加装电梯工作的开展。上海等城市引用物权法有关规定,将加装电梯达成意愿解释为:经本单元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建议我市采用上海的认定办法,减少极少数业主对加装电梯的掣肘。三是消除业主疑虑。利用广播电视、印发明白纸等,宣传加装电梯的有关政策,并针对居民担忧加装电梯影响美观、影响房屋结构安全、运行噪音扰民等问题进行解疑释惑,消除居民疑虑,支持相关工作开展。四是对不使用电梯的底层业主适度补偿。加装电梯对不使用电梯的底层业主而言,可能会影响其相关权益,建议从补助资金中予以适度补偿,这样有利于消除底层业主的抵触情绪,和谐邻里关系。

        三、优化加装电梯政务服务

        一是建立完善加装电梯“一门受理”“一网通办”“只跑一次”等机制,加快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审批流程,简化报送材料,缩短审批时间。二是对加装电梯过程中涉及的供电、水务、燃气、电视、通信等管线迁移事项,进一步明确手续办理和施工完成时限;对收取的有关费用,属于市属国有企业管理的,建议予以减免。三是加强电梯安全监管。有关部门在电梯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安全运营监管等环节强化履职责任,加强管理服务。

             四、多途径解决居民困难

             一是对加装电梯予以适当经费补助。建议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统筹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补助资金从上级补助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中列支;对非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制定年度计划,补助资金由市、区市两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分担。二是缓解业主支付压力。对业主分担的加装电梯建设资金,可按规定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支付。三是推进市场化运作。借鉴外地经验做法,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由政府招标、电梯租赁服务公司负责出资安装,用户刷卡使用(预存费用),按次缴费,解决居民安装电梯一次性资金压力大的问题。引入电梯广告等创收方式,收益用于补贴支付电梯运行维护费用。

         

         

        关于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的建议

        邓英姿

            

            脊柱是支撑生命的大梁。近年来,脊柱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一大流行病,而且呈年轻化、低龄化趋势。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学习压力的增大,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呈爆炸式增长,成为继近视眼、心理健康之后,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三大问题。国际青少年脊柱健康联盟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约有500多万青少年患有脊柱侧弯,每年还在以30万的速度递增,发病率为2%~3%。在对我市部分学校调查中发现,脊柱侧弯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以含胸驼背为主要现象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占比为15%、 20%、30%;脊柱“C”样改变或“S”样改变分别占比为5%、10%、15%。10至18岁年龄段,正是脊柱疾病从姿势性向结构性改变的重要时期,一旦形成结构性改变,其病情将不可逆转。随着脊柱疾病的加剧,上课走神、头晕头痛、消瘦肥胖等症状会逐渐增加,严重者可能逐渐引发肋骨和胸廓畸形,导致心肺功能障碍,甚至瘫痪、危及生命。

            由于脊柱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隐蔽性,而家庭社会又认知不足,发现上的延迟会导致治疗成本上升和治愈可能性降低,影响孩子一生。目前,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普遍重视青少年脊柱健康。近年来,我市也越来越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但整体来看,筛查诊治工作进展还比较缓慢,专业系统的脊柱健康教育依旧严重缺乏。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开展青少年脊柱健康早期干预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脊柱健康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发生的首要环节。一是强化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全面普及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青少年脊柱健康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卫生专业宣传。卫健部门应制订科学规范的脊柱健康防控指南,及时发布权威脊柱健康防控知识;联合教育部门做好10月16日“世界脊柱日”的主题宣传活动,并组织医务人员深入中小学校指导开展脊柱健康防控教育。三是重点落实学校宣传。应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脊柱健康教育活动,印发宣传图册,利用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微信群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进行脊柱健康知识教育,提升学生、家长对脊柱健康问题的认识,争取家庭对学生脊柱保护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二、注重早期发现,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期,骨骼尚未定型,通过及早发现和及时干预,姿势性脊柱问题基本可以得到良好矫正。建议:一是加强中小学校日常监测。建立脊柱定期监测制度,定期组织青少年脊柱检查,对脊柱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告知家长到医疗机构做进一步诊治。二是卫健部门做好筛查服务。医疗单位应在教育部门配合下,做好中小学校脊柱健康筛查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与指导。三是建立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档案。对定期筛查发现的脊柱健康问题倾向或趋势,制订跟踪干预措施,努力减少脊柱病变的发生。

            三、实施科学教育,营造良好脊柱健康环境

            一是科学配备教学硬件。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学校配备了可调式桌凳,但不能随孩子身高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孩子只能被动适应课桌,使脊柱越来越弯。中小学校应按照教育部门统一要求,保障各项教学设施和条件特别是桌椅配备等,符合学生脊柱健康要求。二是制订科学的作息制度。按照静动结合原则合理安排课程与活动,推广脊柱拉伸操,并作为课间操纳入课表,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督促学生课间参加户外活动。三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加教学学时,统筹安排好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保健服务

            建议卫健部门将脊柱健康服务纳入医疗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一是加强青少年脊柱健康科学研究。加强专业研修,邀请国内知名脊柱方面专家开展专业的疾病宣讲、筛查及矫正技术研讨,为脊柱健康问题防控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方法。二是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开展基层脊柱健康专业医生培训,提高脊柱健康筛查、诊治和急诊处置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的特色和优势,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做好青少年脊柱保健工作。三是加强校内保健队伍建设。教育部门应在卫健部门指导下,定期组织对学校负责人、老师、校医进行培训,传授脊柱健康防控知识,提高校内脊柱健康保健服务水平。

            五、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健全综合防控与治疗干预机制

        加强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一是建立联合防控机制。卫健、教育部门应密切合作,将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工作纳入卫健、教育发展规划,组建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工作专家队伍,设立专项资金,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共同推进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工作。二是建立长效防控机制。由卫健部门牵头,筛选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制定适宜技术规范,开展试点工作,打造青少年脊柱健康综合防控优质服务基地,探索建立融合健康教育、监测预警、综合干预、跟踪管理等内容的长效防控机制,以点带面,推进工作全面开展。三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将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适时组织专项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关于发展威海影视产业的几点建议

        民进市委会

         

        威海优美的自然生态和城市环境,成为天然的摄影棚,受到越来越多影视剧组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每年都至少有五六个剧组来威取景拍摄,2016年在威拍摄的影视作品达22部、80集(期),去年疫情期间还有4个剧组来威拍摄。初步匡算,如果能够招徕一个影视剧组来威,一般拍摄周期在三到四个月,每个剧组按180人计算,大约能在住宿、餐饮、交通、道具等方面产生近2000万元的消费。这仅仅是直接经济账,对城市知名的提升、对旅游服务业的带动效应更是不可估量。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栏目让全国知道了鸡鸣岛、带火了鸡鸣岛旅游业。正因如此,青岛、厦门、无锡等城市都把发展影视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倾力打造影视基地(影视之都),每年吸引数百个剧组去选景拍摄制作。省政府2018年印发了《山东省影视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从影视园区、精品生产、市场拓展、国际合作、人才队伍等方面,对我省影视产业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划布局。

        威海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城市形象精致靓丽、城市气质东西交融、人文底蕴丰厚多采,拥有发展影视产业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目前在发展影视产业方面还缺乏系统的谋划、精心的组织、有力的推动,基本呈自然发展状态,良好的环境优势没有发展成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专门对接影视剧拍摄的协调服务机构

        目前,我市没有一个负责影视剧拍摄接待服务的部门单位,导致一些有意来威拍摄的剧组,因联系不到对接部门或因沟通不畅,不得不转往其他地方。建议成立一个由宣传或文旅部门牵头、负责来威影视拍摄的协调服务机构,接待外地影视剧组取景拍摄事宜,协调解决剧组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场地租用、秩序维护、设备租赁、群众参演等困难和问题。成立影视产业服务中心(可挂靠在文旅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为来威影视剧组提供系列服务。制作我市适宜拍摄不同题材影视作品的外景地影像资料和重点区域VR全景,主动对外发布推介,或线上直播,吸引影视剧组来威实地勘景。

        二、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影视基地

        我市发展影视产业,难以复制已累计投入800多亿元、志在打造全球最大影视基地的青岛模式,应发挥资源和基础优势,做好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文章。着力引进现代都市题材和乡村题材剧组、打造“全域影城”的同时,支持中央电视台威海影视城发挥龙头作用,在少儿影视拍摄、节目拍摄制作、艺术教育等细分领域拓展延伸,打造少儿影视基地;依托我市地处海滨、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韩国元素众多、老洋房资源丰富、历史传统村落特色鲜明的优势,加强与有关题材影视剧创作、拍摄合作;顺应新兴媒介产业发展趋势,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推动数字及网络技术相关应用,发展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产业,加快短视频、微电影等产业发展。

        三、放大影视剧拍摄的溢出效应

        若只满足于影视剧组来威取景、建设“拍摄地”的低级产业供给,则无法深入参与到我国影视产业新一轮变革中。建议在打造影视拍摄基地的同时,不断延展影视产业链条,发展影视剧创作和后期制作、影视作品营销等,进一步发展壮大影视产业链。挖掘本土优秀文学创作人才,引进优秀影视作家、编导,鼓励开展本土题材的影视剧本创作,打造影视剧本创作基地。鼓励扶持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建设摄影棚、布景车间,引进后期制作设备,为剧组提供场地、道具、拍摄、后期制作等一条龙服务。在具备一定基础前提下,承办规模较大的电影节、影视庆典,邀请影视创作者或组织影视学术交流活动,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对来威取景拍摄的宣传,吸引全国各地娱乐记者和媒体的注意,带动威海旅游、文化、人文等多方面的宣传;加强与来威剧组的合作,通过拍摄纪录片,为剧组提供有关威海旅游景点宣传杂志、纪念衫、纪念品,或在影视剧作中适当植入城市形象、旅游广告等,提升城市影响力。

        四、重视影视产业项目、人才引进

        借鉴外地做法,通过房租减免、成本补贴、扶持立项备案和剧本创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对在威注册影视公司给予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吸引影视创作、拍摄、制作企业来威落户。掌握威海籍和在威工作生活过的影视文化产业名人、领军人才分布情况,不定期联系走访,吸引他们回家乡创作创业,开展策划、立项、拍摄、制作、发行以及衍生品开发、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参照旅游招徕奖励办法,对引进影视剧组到我市进行影视剧取景拍摄等进行奖励。建立群众演员储备库,对群众演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推动威海影视产业集群化发展。

         

         

        进一步厚植精致城市的美育根基

        张可新

         

        当前,我市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嘱托,奋力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全新局面。精致不但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市民审美素养上。只有广大市民知美、懂美、爱美,能够善于发现美、勤于创造美、自觉维护美,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代代相传,精致城市建设才能获得最为坚实的根基。

        实践证明,那些以精致着称的国家和城市,比如英国、日本、韩国以及上海、厦门等,往往都是高度重视美育、人们审美素养比较高的地方。加强美育建设、提高审美素养,应当成为我市精致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很好地发挥了美育作用。比如,首届艺博会专门开辟 “生活美学馆”,推广和培养生活美学理念;环翠区油画小镇持续开展“艺术进万家”和油画公益培训活动;一些社会艺术机构积极探索“艺术+社区”“艺术+企业”模式,在社区设立小型美术馆、艺术展厅,帮助有条件的企业设立艺术展示空间,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应当看到,我市仍然存在对美育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美育体系不完善、美育能力不足、美育普及度不高、美育作用发挥不明显、公众对提高审美素养的主观愿望不强等一问题,与精致城市建设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

        建议有关部门把审美教育作为重要课题,深入研究美育工作规律及方法,立足我市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市民美育的指导意见或行动方案,明确短期及中长期目标,重点在加强学校美育、倡导家庭美育和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引进和培养美育人才、发展文化创意与时尚设计产业、营造美育浓厚氛围等方面强化组织保障、加强政策支持,为美育工作健康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完善美育平台

        着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体系,尤其应当加强社会美育建设,补齐成年群体特别是老年群体的美育短板。一是,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打造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展(藏)品丰富的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建好社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推进农村文化站上档升级。努力形成覆盖城乡、辐射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搭建更加优质、更加均等、更加开放的美育共享平台;二是,进一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美育建设,充分挖掘各类艺术园区、场馆、写生基地(如威高民俗邨、伴月湾国际艺术家驻地、艺甸园原创艺术区、佳润文化创意园、半岛美术馆、海洋油画研究院、龙须岛写生基地)的潜力,挂牌设立美育空间、社会美育实践基地,构建良好的城市艺术生态。加强对威海市文化交流协会、文明礼仪协会、模特协会、美术写生产业促进中心等文化类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扶持引导,积极开展群众性美育活动,为美育体系提供有益补充;是,积极推进美育主题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美育在城乡遍地开花;是,大力发展时尚与休闲运动、康养旅游等产业集群,支持实体企业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开展私人定制、举办时尚大赛等形式,展示美、传递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三、增强美育能力

        有关部门及学校应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配齐美育教师、加强教育培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美育教师队伍;积极借助山大、哈工大等驻威高校资源,聘请专业教师及大学生、研究生等到中小学、群艺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担任兼职教师,开展“结对子、强美育”活动,提高美育工作质量水平;依托油画小镇、设计谷、艺术园区以及时尚、文创企业等平台,引进培养各类美学、美术、设计等方面人才,并予以政策扶持,为推动美育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积极引导各类美术学校、艺术培训机构健康发展,将目标群体由青少年向成年人延伸,更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美育需求。

        四、推进美育普及

        一是,充分发挥公益性艺术活动对美育的重要载体作用,努力提高广大市民欣赏品味。我市中心城区各类美术馆已达20多家,每年国内知名的展览也有近20场(次)。建议充分用好这些资源条件,有计划组织中小学生及社区居民进行参观;二是,有效激发博物馆、美术馆的公众教育、公众普及和公众接触功能,使展(藏)品更加贴近公众,更好发挥美育实效;三是,大力实施“艺术大众化”工程,办好全民性的“社会美育大讲堂”,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美学家、艺术家授课,构建美育理论、艺术鉴赏及艺术实践课程体系,提升市民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的全面认知;四是,深入推进文化志愿服务,组织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及有关专业人员,深入学校、社区、农村、企业、机关,开展美术、音乐、舞蹈、摄影等方面的培训辅导,培养健康向上的文艺爱好;五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对美育建设的传播和推动作用,努力营造“人人美育、美美与共”的良好氛围。

        加强审美教育是精致城市建设的根基性工程。用精致的审美塑造精致的人,使广大市民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与心灵,开发自然美、积极创造美、宏扬心灵美、实践行为美,那么,威海必将成为一座闻名遐迩的精致之城、幸福之城、活力之城。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