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政府工作报告

        威海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计划进度表(1-12月份)

        来源:威海市生态环境局   访问次数:   时间:2022-01-10 10:42

        序号

        目标任务

        牵头领导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年度工
        作目标

        季度推进计划

        推进落实情况

        是否完成季度计划

        1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均控制在3%以内,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降碳任务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王亮

        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局,各区市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综保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

        确保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一季度:围绕“首季开门红”,研究确定全市及各区市9项指标一季度目标任务,力争GDP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增长15%,实际到账外资增长1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均控制在3%以内。
        二至三季度:及时组织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专题会议,加强主要经济指标监测分析,对进展缓慢、完成难度较大的指标,对症施策、定向发力,确保各项指标在全省争先进位。
        四季度: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各项指标位次居全省上半区

        印发了《关于下达2021年主要污染物减排重点项目的通知》,确定了我市202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重点项目,共计55个,其中,水减排项目17个,大气减排项38个。目前已完成了第三季度项目进展情况调度通报工作,截止2021年第三季度,已建成项目28个,占51.9%;在建项目18个,占33.3%;未动工项目8个,占14.8%,预计能够完成年度减排任务。
        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预计空气质量在全省唯一连续6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保持领先,成为全省第一个达到世卫组织空气质量第二阶段目标的地级市。重点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水水质达标率全省第一。

        31

        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强土地、资金等市域统筹,提高市级保障水平

        王亮

        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

        建立土地、资金等要素供需联动机制,对符合拿地即开工要求的重点项目,优先保障指标需求

        一季度:建立全市重点项目库,组织做好全市项目要素需求调查。
        二季度:做好省重大项目指标对接,预支指标做好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用地保障。完善威海能源综合监测管理平台。
        三季度:全面加强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确认工作,统筹市级以上重点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
        四季度:做好用地报批和备案工作。黄垒河地下水库具备蓄水条件;水库连通工程完成开工前准备工作,为重点项目提供水资源支持

        严格按照《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和《山东省建设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指标核算及管理办法》要求,对涉及的污染物总量进行替代和确认工作。

        70

        推进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改革

        孙付春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地方金融监管局、税务局

        完成2021年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参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规上总数80%

        一季度:以市工业运行指挥部名义下发通知,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参评企业范围、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口径等统一,提高指标精准性。
        二季度:确定参评企业名单,参评规上工业企业数不少于规上总数的80%;协调相关部门,指导各区市采集核实参评企业各项指标,研究制定差别化政策实施办法。
        三季度:完成参评工业企业的评价分类。落实各类差别化政策,定期调度各区市、部门工作开展情况。
        四季度:对企业评价分类、差别化政策落实等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形成全市“亩产效益”评价工作报告,并做好与省工信厅的沟通,争取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严格按照工业企业“亩产效益”部署,及时向牵头部门提供了污染物排放情况。

        86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抓好铁路线、海景线、山景线“三线”整治,推进海岸环境整治修复、非法用海整治、海岸生态建设和滨海休闲建设等8项工程,实现西海岸至天鹅湖182公里滨海步道全线贯通

        周永迪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海洋发展局、林业局,各区市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

        完成滨海步道贯通工程建设任务,切实提升岸线生态功能和环境秩序;根据省铁路沿线整治任务计划抓好我市整治工作

        一季度:环翠区步道完成方案、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手续;高区双岛湾科技城进行地形调整;荣成市金石湾艺术园区路段、虎头角路段在原有硬化道路一侧铺设陶瓷颗粒。加强海域使用执法巡查,对北部市区岸线每周不少于2次巡查,对北部市区海域每周不少于1次海上巡查。对违法建筑物进行排查整治。
        二季度:环翠区步道进行土建施工和苗木栽植;高区双岛湾科技城回填土方,路基开挖,道路铺设;荣成湾路段在原有路面铺设陶瓷颗粒。结合夏季防汛防台工作,重点对各海水浴场未经许可非法从事水路运输经营及违法违规从事水路运输经营等行为进行执法检查。
        三季度:环翠区步道进行土建施工和苗木栽植;高区双岛湾科技城调整地形,道路铺设;荣成朝阳港大桥、海滨公园、海港路在原有路面铺设陶瓷颗粒。开展乡镇污水处理厂执法检查,对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南海抽取市县、乡镇级污水处理厂各1家开展检查。
        四季度:环翠区步道10月底前完工;高区双岛湾科技城全面完成施工;荣成市荣礼路在原有硬化道路东侧铺设陶瓷颗粒。松材线虫病枯死木清理专项行动12月底前对枯死木全部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配合做好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90

        制定碳中和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发展海洋碳汇,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

        周永迪

        市生态环境局

        市发展改革委、海洋发展局、林业局

        制定威海市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发展海洋碳汇,完成碳排放强度年度下降任务

        一季度:对接国家、省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要求;推进《海带养殖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规范》行业标准与省地方标准专家评审和申报。
        二季度:根据国家、省碳达峰行动要求,制定我市碳达峰工作计划;推进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建设。
        三季度:组织开展第三方招标工作,启动我市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推进焦念志院士工作站建设,开展“蓝色海湾”修复工程。
        四季度:组织第三方编制我市碳达峰方案,根据省部署计划于12月底完成;推进海洋生态经济示范园区建设

        与高端智库建立密切合作。积极与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对接,做好规划编制工作。5月17日-20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组织国内碳达峰领域顶级专家赴我市开展专题调研,并就我市碳达峰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座谈;
        加强组织领导。10月26日,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1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工作合力;
        省发改委明确要求,各地市要根据省统一部署开展行动方案编制。目前我们正在与国家、省智库密切合作,开展方案编制工作;
        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建设与焦念志院士工作站同步规划建设,已完成办公区装修,正加紧推进实验室改造,下步将正式入驻办公;
        焦念志院士工作站完成办公区装修,正加紧推进实验室改造,已开展部分试验项目。全力推进“蓝色港湾”修复工程。

        91

        开展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统筹抓好污染防治、资源节约、系统治理。狠抓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移动源等深度治理管控,年内淘汰2075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完成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强化化工集聚区及周边地下水环境常态化监管,严防严控地下水污染。开展涉河湖建设项目整治专项行动,争取再创建5条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强洗砂行业管理等规定

        周永迪

        市生态环境局

        市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

        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一季度:排查挥发性有机物企业,重点检查停检修计划、旁路、火炬排放;推进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建设。督导化工集聚区完成建档立卷工作。安排部署涉河湖建设项目排查。启动省级美丽示范河湖申报工作。
        二季度:实施扬尘整治无人机航空巡查,落实问题交办、定期调度和通报机制。建设1套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推进重型柴油车车载诊断远程在线监控终端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精准定位装置安装。对化工集聚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结合评定省级美丽示范河湖细则整理资料,完善工程建设。
        三季度:开展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整治,实施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建设高效收集、治理设施,适时错峰生产。推进重型柴油车车载诊断远程在线监控终端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精准定位装置安装。开展化工集聚区及周边地下水监督性监测工作。依法依规坚决清理涉河湖建设项目,开展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市级验收。
        四季度:淘汰全市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高效煤粉炉除外)且不再新建。安装重型柴油车车载诊断远程在线监控终端约3000台,安装非道路移动机械精准定位装置约2000台。督促化工集聚区开展地下水环境自行监测。完成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年度建设任务

        加快推进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截止10月底,圆满完成41台燃煤锅炉淘汰任务。
        建成1套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完成安装3513台重型柴油车车载诊断远程在线监控装置;完成安装2000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精准定位装置。
        印发了《威海市涉河湖建设项目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初步筛选15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及市级精致河湖名单。制定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建设方案并完善工程。结合“清四乱”常态化工作,对涉河湖相关问题进行整改销号。组织专家组完成15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市级验收,评选出十大市级精致河湖。配合省河长办对15条申报的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完成省级终验。
        《威海市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上会稿)目前已会签完毕,近期将提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下一步将提报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审议。

        92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

        周永迪

        市生态环境局


        制定《威海市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一季度:牵头制定《威海市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形成征求意见稿。对2020年已完成的排污许可全覆盖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做好2021年排污许可申请、变更、延续的管理工作。
        二季度: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修改实施方案,编写起草说明。做好2021年排污许可申请、变更、延续的管理及排污许可证质量抽查工作。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对在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出现符合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情况进行追究。
        三季度:将方案提报市委、市政府批准通过;做好2021年排污许可申请、变更、延续的管理及排污许可证质量提升工作。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对在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出现符合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情况进行追究。
        四季度:调度方案落实情况。做好2021年排污许可申请、变更、延续,督导企业落实好2021年执行报告上报工作

        《威海市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已经印发实施。

        93

        有效控制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和土壤污染防治

        周永迪

        市生态环境局

        市农业农村局

        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风险管控。秸秆禁烧“零火点”

        一季度:建立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印发《威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工作指南》;
        二季度: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运用;制定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目标任务;做好秸秆禁烧宣传和卫星遥感核查。
        三季度:推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报告评审工作;发布2021年下半年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预报。推广玉米“一防双减”、花生“一控双增”等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工作。做好秸秆禁烧宣传、巡查和卫星遥感核查。
        四季度:加强土壤污染监管,对受污染耕地区域种植情况进行监测,分批采样抽检。做好秸秆禁烧宣传、巡查和卫星遥感核查

        督导8区市建立了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督促对名单地块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截至目前,共评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102个,未发现污染地块;已督导50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督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源头防控。

        94

        深化“无废城市”试点建设

        周永迪

        市生态环境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海洋发展局、商务局、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监管局、邮政管理局,各区市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

        在完成“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任务基础上,制定我市优化提升方案,持续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一季度:形成“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并上报。调研绿色发展情况,开展无废创建。在全市旅游饭店开展“双减双升”行动。
        二季度:开展“无废城市”优化提升方案调研论证、起草。修订《威海市绿色工厂评价办法(试行)》等3个规范性文件。储备一批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制定“双减双升”行动方案和指南。
        三季度:推进地膜回收利用及调查评估。做好绿色制造名单评价。更新改造海上生态浮漂。开展“双减双升”系列行动。
        四季度:完成2021年“无废城市”任务。调查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推进无害化处理。总结绿色发展工作。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对已评定的“无废景区”“无废饭店”进行督导检查,巩固无废创建成果

        2021年3月,编制完成《威海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并上报生态环境部。
        修订并重新印发了《威海市绿色工厂评价办法》《威海市绿色供应链评价办法》《威海市绿色工业园区评价办法》3个规范性文件。
        发挥绿色引领争先作用,在全省率先创新性提出“双减双升”理念,制定行动指南20条,典型经验被《中国旅游报》专题报道、《威海日报》发布5个专版、28条微信,开展餐饮节约“大家谈”、有奖答题、“三进”等活动;各大旅游饭店围绕婚宴、政务接待、菜品创新设计等方面,参照行动指南展开实质性的有益探索,将餐饮节约、绿色发展、服务提升统筹推进。
        组织各区市开展了农膜残留调查评估,对全年的废旧农膜回收情况进行了总结,开展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宣传活动,指导各区市合理布舍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暂存点,组织各区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专业处理企业签订了委托处理协议,回收处理体系基本形成。
        深化无废城市海洋领域建设,2月7日公布了首批“无废渔村”“无废渔港”“无废牧场”“无废海岛”创建单位名单。新更换海上生态浮漂50万个,累计达到550万个。指导荣成市、文登区创建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荣成市通过省级验收,已列入农业农村部公示名单。组织靖海集团、石岛桃园渔家民俗旅游服务有限公司2个单位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通过省级评审,上报农业农村部

        95

        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落实好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扎实开展涉河湖海建设项目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争取再创建5条省级美丽示范河湖

        高书良

        市水务局

        市生态环境局、海洋发展局

        完成504条河道及16座大中型水库以及362座小型水库涉河湖建设项目排查,创建不少于5个省级美丽示范河湖,海岸线巡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

        一季度:安排部署涉河湖建设项目排查。启动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市级精致河湖申报工作,优化完善我市入海口排污管理台账。定期开展海上及岸线巡查。
        二季度:全面摸排涉河湖建设项目情况,形成清单。起草《2021年湾长制工作重点》,定期开展海上及岸线巡查。
        三季度:依法依规坚决清理涉河湖建设项目,开展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市级验收,市级精致河湖评选。持续推进湾长制相关工作,做好日常巡查,定期开展海上及岸线巡查。
        四季度:完成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市级精致河湖年度建设任务。做好湾长制评估工作,定期开展海上及岸线巡查

        完善入海排污口管理台账,按照规范完成入海排污口的分类、命名、编码,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措施。
        出台《2021年威海市湾长制工作要点》,细化湾长制工作内容,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强化陆海统筹。
        督导相关区市组织各级湾管员开展日常巡湾,确保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解决。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完成2021年湾长制实施效果评估。

        99

        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探索昆嵛山区域综合性保护开发新途径

        周永迪

        市生态环境局、文化和旅游局


        创建1个省级以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提出昆嵛山区域综合性开发保护初步意见

        一季度:指导华夏城、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将昆嵛山、圣经山纳入全市招商引资大盘子和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指导文登区完善招商资料,并积极向中国旅游集团、山东港口集团等重点企业进行推介。
        二季度:梳理我市“两山转化”基础较好的镇街或区市,指导编制“两山转化”实施方案。论证将昆嵛山景区及周边旅游资源作为西部环山路重要点位,纳入到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建设规划中。
        三季度:配合做好省级现场核查。指导昆嵛山乡村旅游集聚片区提档升级,争取通过村庄景区化验收。
        四季度:调度两个实践创新基地实施情况。在充分调研论证、招商推广的基础上,将昆嵛山、圣经山作为重点区域进行打造,提出综合性开发保护的意见

        组织威海华夏城、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编制2021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南海新区编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施方案并申报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6

        围绕争当全省发展绿色化排头兵目标,聚焦细分领域,梳理哪些方面能够争当排头兵,列出一批具体工作、具体事项,抓好落实

        周永迪

        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


        开展环保管家试点,探索环保治污新路径

        一季度:开展环保产业调查。
        二季度:形成威海市环保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三季度:编制威海市开展环保管家试点工作方案,择优选取市级环保管家试点。
        四季度:组织专业团队,对市级环保管家试点单位进行阶段评估

        完成环保产业统计调查,编制完成《威海市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0年)》,对2020年威海市环保产业发展情况、发展优势、发展劣势、发展机遇、政策建议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出台《威海市开展环保管家试点工作方案》,以山东人和集团为主体,牵头开展环保管家试点;以威海市生态环境局荣成分局、荣成市崂山街道办事处为主体,牵头开展环境顾问服务试点,实施季度评价,开展年度评估。

        12

        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开展环保管家试点等

        周永迪

        市生态环境局


        开展环保管家试点,探索环保治污新路径

        一季度:组织各区市对有意向开展环保管家试点的单位进行摸排。
        二季度:编制威海市开展环保管家试点工作方案,择优选取市级环保管家试点。
        三季度:及时跟踪环保管家试点工作动态,解决相关问题。
        四季度:组织专业团队,对市级环保管家试点单位进行阶段评估

        出台《威海市开展环保管家试点工作方案》,以山东人和集团为主体,牵头开展环保管家试点;以威海市生态环境局荣成分局、荣成市崂山街道办事处为主体,牵头开展环境顾问服务试点。试点时间自2021年至2022年(具体自各环保管家和环境顾问服务协议签订之日起算,试点时间为1年)。跟踪环保管家试点工作动态,每月调度环保管家试点进展,实施季度评价,开展年度评估。

        13

        完善能耗、煤耗、水资源、排污权等要素市场化交易流转机制

        王亮

        市发展改革委、水务局、生态环境局


        配合省厅完成排污权有偿交使用和交易试点暂行办法,建立排污权交易平台建设开展排污权交易

        一季度:对接省厅有关排污权交易相关要求。
        二季度:根据省厅要求,配合省厅完成排污权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暂行办法。
        三季度:配合省厅建立完善排污权交易平台,提供相关数据。
        四季度:根据省厅统一部署开展排污权交易

        积极同省厅对接排污权交易相关工作,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暂未发布,根据省厅办法,将建立省级排污权交易平台,目前省厅排污权交易平台尚未建成。待省排污权交易平台建成后,我市将按照有关办法要求实施排污权交易。

        21

        完善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数据监管制

        周永迪

        市生态环境局


        完成威海市辖区内社会生态环境检测机构现场检查全覆盖

        一季度:利用“山东省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检测质量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对全市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的监测机构加强监管,每周对辖区内不少于20%的监测活动进行线上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
        二季度:对检查中发现篡改、伪造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报告等弄虚作假行为,及时报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处罚。
        三季度:加大对外地检测机构在本地开展检测活动的检查频次,做到线上检查率100%,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会同检测机构注册地监管部门和委托方敦促整改。
        四季度:完成至少3家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现场检查,对监测活动较多和历次检查中出现问题较多的机构,加大检查频次

        利用“山东省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检测质量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对辖区内7000余次监测活动进行线上检查,检查比例超过50%,对线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并敦促整改。
        完成辖区内10家检测机构现场检查全覆盖,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配合省厅对4家生态环境检测机构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上报。

        7

        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科学安排企业应急减排措施,不搞“一刀切”,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

        周永迪

        市生态环境局


        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工作

        一至四季度:按照生态环境部《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等文件要求,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工作

        已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其中涉及工业源企业563家、扬尘源点位411处。同时,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管理,1家企业获得省生态环境厅B级审核,205家企业被评为C级,根据企业分级完善了相应的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