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部门解读:《威海市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培育认定办法》 | ||||
| ||||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是指企业为开展软件相关技术创新研发、建立技术标准体系、汇聚培养创新人才设立的研发机构,是构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4月,省工信厅重新修订《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培育认定办法》,为提高我市软件企业申报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的成功率,构建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认定一批的梯次培育格局,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制订形成了《威海市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培育认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二、主要内容 本《办法》围绕《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软件产业发展实际,着力推动我市软件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形成省、市两级软件产业创新体系。《办法》主要包括总则、认定条件、认定程序、管理考核和附则5个章节: 第一章 总则,明确了制定依据、实施目的、重点领域和责任单位。 第二章 认定条件,明确了软件业务收入、技术实力和研发投入等门槛标准,以及安全生产、绿色门槛等制度要求。 第三章 认定程序,明确了企业申请、区市推荐、专家评估、公示认定等程序。 第四章 管理考核,明确了考核评价、撤销变更等工作机制。 第五章 附则,明确了办法解释部门及有效期限。 三、主要原则 (一)坚持重点突破,提升关键软件供给能力。参照国家鼓励的软件重点发展领域,确定了基础软件、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等领域等十一个创建方向。同时,对于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领域给予倾斜,适度降低门槛。例如对于申报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的,要求软件业务收入500万元即可,其他领域则为2000万元。 (二)坚持创新导向,全面精准提升创建标准。为进一步将中心打造成我市软件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金字招牌”,对于研发投入、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数量等提出了较高要求,例如要求研发强度不低于3%;近三年新增软件着作权登记等不少于5项;企业研发人员比例不低于20%。 四、政策解读人 联系人: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子信息科李培伟 联系电话:(0631)5210176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